java扫描仪_java编写端口扫描器

hacker|
181

请问S扫描器怎样用?

s 扫描器是一款命令行下高速扫描利器

命令: s.exe syn ip1 ip2 端口号 /save

s.exe tcp ip1 ip2 端口号 线程数 /save

首先我解释下什么是S扫描器,S扫描器是针对微软ms04045漏洞出的一个扫描,原来作者出这东西

的目的是为了扫描这个漏洞,但现在已经变成我们黑客手中的兵器了,大家也许看过很多如何找肉鸡的

动画或刷QB的动画,那些动画里面很多都是用S扫描器来扫描肉鸡或别人电脑所开放的端口及一些漏洞,

简单说明下它的用处:

S扫描器是一个简单的使用两种常用的扫描方式进行端口扫描的端口扫描器程序.

可实现的功能是:

1.两种不同的扫描方式(SYN扫描和一般的connect扫描)

2.可以扫描单个IP或IP段所有端口

3.可以扫描单个IP或IP段单个端口

4.可以扫描单个IP或IP段用户定义的端口

5.可以显示打开端口的banner

6.可将结果写入文件

7.TCP扫描可自定义线程数

用法:scanner TCP/SYN StartIP [EndIP] Ports [Threads] [/Banner] [/Save]

参数说明:

TCP/SYN - TCP方式扫描或SYN方式扫描(SYN扫描需要在win 2k或以上系统才行),SYN扫描对本机无效

StartIP - 起始扫描的IP

EndIP - 结束扫描的IP,可选项,如果这一项没有,就只是对单个IP扫描

Ports - 可以是单个端口,连续的一段端口或非连续的端口

Threads - 使用最大线程数去扫描(SYN扫描不需要加这一项),不能超过1024线程

/Banner - 扫描端口时一并将Banner显示出来,这一选项只对TCP扫描有效

/Save - 将结果写入当前目录的Result.txt文件中去

打开S扫描器,下面我举几个例子演示下S扫描器的主要几个作用。

例子一:

S TCP 218.80.12.1 218.80.12.123 80 512

TCP扫描218.80.12.1到218.80.12.123这IP段中的80端口,最大并发线程是512

例子二:

S TCP 218.80.12.1 218.80.12.123 21,5631 512 /Banner

TCP扫描218.80.12.1到218.80.12.123这IP段中的21和5631端口,最大并发线程是512,并显示Banner

例子三:

S TCP 218.80.12.1 218.80.12.12 1-200 512

TCP扫描218.80.12.1到218.80.12.12这IP段中的1到200端口,最大并发线程是512

例子四:

S TCP 218.80.12.7 1-200 512

TCP扫描218.80.12.7这IP中的1到200端口,最大并发线程是512

例子五:

S SYN 218.80.12.7 1-65535 /Save

SYN扫描218.80.12.7这IP中的1到65535端口,将结果写入Result.txt

扫描结束后Result.txt就存放在你的S扫描器所在的目录里。刚才扫描的东西都在里面。

例子六:

S SYN 218.80.12.1 218.80.12.255 21 /Save

SYN扫描218.80.12.1到218.80.12.255这IP段中的21端口,将结果写入Result.txt

这个我重点说明一下,因为这条命令就是专门用来找肉鸡的,扫描一个IP段有没有开3389的或1433的

我示范下:S SYN 218.80.1.1 218.80.255.255 3389 /Save

注意:

1.SYN扫描是很依赖于扫描者和被扫描者的网速的,如果你是内网的系统,那你不一定可以使用SYN扫描的

,因为你的网关的类型会决定内网系统是否能进行SYN扫描.如果你的配置较低的话,我也不推荐使用

SYN扫描.SYN扫描速度是比TCP扫描的速度快很多的,但在稳定性方面却不是太好,所以自己决定使用

哪种模式进行扫描。

2.SYN扫描不需要线程那个参数,请看上面例子5和6

3.TCP扫描的最大并发线程不能超过1024.

4.使用SYN模式扫描,不能扫描Banner,具体为什么不能,请查看有关SYN的资料

5.内网用户的朋友可以用tcp扫描

关于S.exe 的用法和错误解释

S扫描器扫描命令是:

文件名 参数 起始IP 结束IP 要扫描的端口 保存

s SYN 61.0.0.0 61.255.255.255 1433 save

1433是SQL server 服务器端口

8080是代理服务器端口

通常在其他系统上面直接在DOS下运行便好,S可以放到D盘上,不要放到文件夹里面,在DOS下运行的时候放在哪个盘里,就执行哪个

比如 C盘 就执行 XP〉C: D盘 就执行 XP〉D:

D:\〉s syn 211.124.124.1 211.124.124.255 3128,8080 /save

上面的是通常的操作,在XP SP2 下不能正常扫描,下面看看在XP SP2 下如何扫描的

D:\〉s tcp 211.124.124.1 211.124.124.255 3128,8080 700 /save

看到了吗?只是改了两个数据,一个是把syn 改成了 tcp , 一个是在端口后面加了个 700 然后就ok ....

云南北大青鸟java培训告诉你网络安全中的攻击行为有哪些呢?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成为了互联网中的重点问题,现在很多企业的运营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在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中,网络安全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关注那么网络安全知识呢?下面丽江电脑培训为大家介绍网络安全中的攻击行为。

一、漏洞扫描器

漏洞扫描器能够快速的查找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黑客通常还使用端口扫描仪。这些端口可以检查指定计算机上的哪些端口是打开的,也可以访问计算机,或在该端口上等待程序和服务。有时还可以检测端口上的程序或服务及其版本号。

二、逆向工程

逆向工程是非常可怕的,黑客可以手动进行查找漏洞,其中丽江电脑培训认为常见的方法主要是搜索计算机系统代码中可能的漏洞,然后测试它,有时在没有提供代码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逆向工程。

三、密码破解

密码破解是将密码存储于计算机系统,或从由计算机系统传送的数据中恢复密码的过程。常见的方法是尝试反复推测密码,用手动的方法尝试常见的密码,然后丽江IT培训建议反复尝试使用“辞典”或者很多密码的文本文件中的密码。

四、欺骗攻击

欺骗攻击涉及一个程序、系统或网站,通过伪造数据成功地伪装成另一个系统,因此被用户或其他程序视为受信任的系统-通常是通过欺骗程序、系统或用户来泄露机密信息,例如用户名和密码。

五、蛮力攻击

这种方法在检查所有短密码时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如果对于较长的密码,在花费时间进行蛮力搜索时,丽江IT培训认为还可以使用其他方法。

如何用dos进行批量ip端口扫描,专门扫一个端口的ip段。

你说的是端口扫描对吧 用S扫描器 s tcp 开始ip 结束ip 端口 线程 /save 还有就是syn方式这个在XP还有WIN 7系统不能用 s syn 开始ip 结束ip 端口 /save

毕业论文 基于TCP/IP三次握手的端口扫描技术

基于TCP/IP 端口扫描技术

[摘要] 本文讲述了TCP联接的建立过程,以及介绍了一些经典的扫描器以及所谓的SYN扫描器的使用,以及隐藏攻击源的技术,最好介绍了另外一些扫描技术。考虑了一些不是基于TCP端口和主要用来进行安全扫描的扫描工具(例如SATAN)。另外分析了使用扫描器的栈指纹。栈指纹通过检测主机TCP并将应答跟已知操作系统TCP/IP协议栈应答相比较,解决了识别操作系统的问题。 关键字:

TCP/IP,UDP,三阶段握手,SYN扫描,FIN扫描,秘密扫描,间接扫描,诱骗扫描,指纹,协作扫描。

--------------------------------------------------------------------------------

正文:

端口扫描技术

前言

第一部分,我们讲述TCP连接的建立过程(通常称作三阶段握手),然后讨论与扫描程序有关的一些实现细节。

然后,简单介绍一下经典的扫描器(全连接)以及所谓的SYN(半连接)扫描器。

第三部分主要讨论间接扫描和秘密扫描,还有隐藏攻击源的技术。

秘密扫描基于FIN段的使用。在大多数实现中,关闭的端口对一个FIN 段返回一个RST,但是打开的端口通常丢弃这个段,不作任何回答。间接扫描,就像它的名字,是用一个欺骗主机来帮助实施,这台主机通常不是自愿的。

第四部分介绍了一种与应用协议有关扫描。这些扫描器通常利用协议实现中的一些缺陷或者错误。认证扫描(ident scanning)也被成为代理扫描(proxy scanning)。

最后一部分,介绍了另外一些扫描技术。考虑了一些不是基于TCP端口和主要用来进行安全扫描的扫描工具(例如SATAN)。另外分析了使用扫描器的栈指纹。栈指纹通过检测主机TCP并将应答跟已知操作系统TCP/IP协议栈应答相比较,解决了识别操作系统的问题。

一:TCP/IP相关问题

连接端及标记

IP地址和端口被称作套接字,它代表一个TCP连接的一个连接端。为了获得TCP服务,必须在发送机的一个端口上和接收机的一个端口上建立连接。TCP连接用两个连接端来区别,也就是(连接端1,连接端2)。连接端互相发送数据包。

一个TCP数据包包括一个TCP头,后面是选项和数据。一个TCP头包含6个标志位。它们的意义分别为:

SYN: 标志位用来建立连接,让连接双方同步序列号。如果SYN=1而ACK=0,则表示该数据包为连接请求,如果SYN=1而ACK=1则表示接受连接。

FIN: 表示发送端已经没有数据要求传输了,希望释放连接。

RST: 用来复位一个连接。RST标志置位的数据包称为复位包。一般情况下,如果TCP收到的一个分段明显不是属于该主机上的任何一个连接,则向远端发送一个复位包。

URG: 为紧急数据标志。如果它为1,表示本数据包中包含紧急数据。此时紧急数据指针有效。

ACK: 为确认标志位。如果为1,表示包中的确认号时有效的。否则,包中的确认号无效。

PSH: 如果置位,接收端应尽快把数据传送给应用层。

TCP连接的建立

TCP是一个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面向连接表示两个应用端在利用TCP传送数据前必须先建立TCP连接。 TCP的可靠性通过校验和,定时器,数据序号和应答来提供。通过给每个发送的字节分配一个序号,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发送应答,TCP协议保证了数据的可靠传输。数据序号用来保证数据的顺序,剔除重复的数据。在一个TCP会话中,有两个数据流(每个连接端从另外一端接收数据,同时向对方发送数据),因此在建立连接时,必须要为每一个数据流分配ISN(初始序号)。为了了解实现过程,我们假设客户端C希望跟服务器端S建立连接,然后分析连接建立的过程(通常称作三阶段握手):

1: C --SYN XXà S

2: C ?-SYN YY/ACK XX+1------- S

3: C ----ACK YY+1--à S

1:C发送一个TCP包(SYN 请求)给S,其中标记SYN(同步序号)要打开。SYN请求指明了客户端希望连接的服务器端端口号和客户端的ISN(XX是一个例子)。

2:服务器端发回应答,包含自己的SYN信息ISN(YY)和对C的SYN应答,应答时返回下一个希望得到的字节序号(YY+1)。

3:C 对从S 来的SYN进行应答,数据发送开始。

一些实现细节

大部分TCP/IP实现遵循以下原则:

1:当一个SYN或者FIN数据包到达一个关闭的端口,TCP丢弃数据包同时发送一个RST数据包。

2:当一个RST数据包到达一个监听端口,RST被丢弃。

3:当一个RST数据包到达一个关闭的端口,RST被丢弃。

4:当一个包含ACK的数据包到达一个监听端口时,数据包被丢弃,同时发送一个RST数据包。

5:当一个SYN位关闭的数据包到达一个监听端口时,数据包被丢弃。

6:当一个SYN数据包到达一个监听端口时,正常的三阶段握手继续,回答一个SYN ACK数据包。

7:当一个FIN数据包到达一个监听端口时,数据包被丢弃。"FIN行为"(关闭得端口返回RST,监听端口丢弃包),在URG和PSH标志位置位时同样要发生。所有的URG,PSH和FIN,或者没有任何标记的TCP数据包都会引起"FIN行为"。

二:全TCP连接和SYN扫描器

全TCP连接

全TCP连接是长期以来TCP端口扫描的基础。扫描主机尝试(使用三次握手)与目的机指定端口建立建立正规的连接。连接由系统调用connect()开始。对于每一个监听端口,connect()会获得成功,否则返回-1,表示端口不可访问。由于通常情况下,这不需要什么特权,所以几乎所有的用户(包括多用户环境下)都可以通过connect来实现这个技术。

这种扫描方法很容易检测出来(在日志文件中会有大量密集的连接和错误记录)。Courtney,Gabriel和TCP Wrapper监测程序通常用来进行监测。另外,TCP Wrapper可以对连接请求进行控制,所以它可以用来阻止来自不明主机的全连接扫描。

TCP SYN扫描

在这种技术中,扫描主机向目标主机的选择端口发送SYN数据段。如果应答是RST,那么说明端口是关闭的,按照设定就探听其它端口;如果应答中包含SYN和ACK,说明目标端口处于监听状态。由于所有的扫描主机都需要知道这个信息,传送一个RST给目标机从而停止建立连接。由于在SYN扫描时,全连接尚未建立,所以这种技术通常被称为半打开扫描。SYN扫描的优点在于即使日志中对扫描有所记录,但是尝试进行连接的记录也要比全扫描少得多。缺点是在大部分操作系统下,发送主机需要构造适用于这种扫描的IP包,通常情况下,构造SYN数据包需要超级用户或者授权用户访问专门的系统调用。

三:秘密扫描与间接扫描

秘密扫描技术

由于这种技术不包含标准的TCP三次握手协议的任何部分,所以无法被记录下来,从而必SYN扫描隐蔽得多。另外,FIN数据包能够通过只监测SYN包的包过滤器。

秘密扫描技术使用FIN数据包来探听端口。当一个FIN数据包到达一个关闭的端口,数据包会被丢掉,并且回返回一个RST数据包。否则,当一个FIN数据包到达一个打开的端口,数据包只是简单的丢掉(不返回RST)。

Xmas和Null扫描是秘密扫描的两个变种。Xmas扫描打开FIN,URG和PUSH标记,而Null扫描关闭所有标记。这些组合的目的是为了通过所谓的FIN标记监测器的过滤。

秘密扫描通常适用于UNIX目标主机,除过少量的应当丢弃数据包却发送reset信号的操作系统(包括CISCO,BSDI,HP/UX,MVS和IRIX)。在Windows95/NT环境下,该方法无效,因为不论目标端口是否打开,操作系统都发送RST。

跟SYN扫描类似,秘密扫描也需要自己构造IP 包。

间接扫描

间接扫描的思想是利用第三方的IP(欺骗主机)来隐藏真正扫描者的IP。由于扫描主机会对欺骗主机发送回应信息,所以必须监控欺骗主机的IP行为,从而获得原始扫描的结果。间接扫描的工作过程如下:

假定参与扫描过程的主机为扫描机,隐藏机,目标机。扫描机和目标记的角色非常明显。隐藏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角色,在扫描机扫描目的机的时候,它不能发送任何数据包(除了与扫描有关的包)。

四:认证扫描和代理扫描

认证扫描

到目前为止,我们分析的扫描器在设计时都只有一个目的:判断一个主机中哪个端口上有进程在监听。然而,最近的几个新扫描器增加了其它的功能,能够获取监听端口的进程的特征和行为。

认证扫描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利用认证协议,这种扫描器能够获取运行在某个端口上进程的用户名(userid)。认证扫描尝试与一个TCP端口建立连接,如果连接成功,扫描器发送认证请求到目的主机的113TCP端口。认证扫描同时也被成为反向认证扫描,因为即使最初的RFC建议了一种帮助服务器认证客户端的协议,然而在实际的实现中也考虑了反向应用(即客户端认证服务器)。

代理扫描

文件传输协议(FTP)支持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选项:代理ftp连接。这个选项最初的目的(RFC959)是允许一个客户端同时跟两个FTP服务器建立连接,然后在服务器之间直接传输数据。然而,在大部分实现中,实际上能够使得FTP服务器发送文件到Internet的任何地方。许多攻击正是利用了这个缺陷。最近的许多扫描器利用这个弱点实现ftp代理扫描。

ftp端口扫描主要使用ftp代理服务器来扫描tcp端口。扫描步骤如下:

1:假定S是扫描机,T是扫描目标,F是一个ftp服务器,这个服务器支持代理选项,能够跟S和T建立连接。

2:S与F建立一个ftp会话,使用PORT命令声明一个选择的端口(称之为p-T)作为代理传输所需要的被动端口。

3:然后S使用一个LIST命令尝试启动一个到p-T的数据传输。

4:如果端口p-T确实在监听,传输就会成功(返回码150和226被发送回给S)。否则S回收到"425无法打开数据连接"的应答。

5:S持续使用PORT和LIST命令,直到T上所有的选择端口扫描完毕。

FTP代理扫描不但难以跟踪,而且当ftp服务器在_blank"防火墙后面的时候

五:其它扫描方法

Ping扫描

如果需要扫描一个主机上甚至整个子网上的成千上万个端口,首先判断一个主机是否开机就非常重要了。这就是Ping扫描器的目的。主要由两种方法用来实现Ping扫描。

1:真实扫描:例如发送ICMP请求包给目标IP地址,有相应的表示主机开机。

2:TCP Ping:例如发送特殊的TCP包给通常都打开且没有过滤的端口(例如80端口)。对于没有root权限的扫描者,使用标准的connect来实现。否则,ACK数据包发送给每一个需要探测的主机IP。每一个返回的RST表明相应主机开机了。另外,一种类似于SYN扫描端口80(或者类似的)也被经常使用。

安全扫描器

安全扫描器是用来自动检查一个本地或者远程主机的安全漏洞的程序。象其它端口扫描器一样,它们查询端口并记录返回结果。但是它们。它们主要要解决以下问题:

1:是否允许匿名登录。

2:是否某种网络服务需要认证。

3:是否存在已知安全漏洞。

可能SATAN是最著名的安全扫描器。1995年四月SATAN最初发布的时候,人们都认为这就是它的最终版本,认为它不但能够发现相当多的已知漏洞,而且能够针对任何很难发现的漏洞提供信息。但是,从它发布以来,安全扫描器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其实现机制也越来越复杂。

栈指纹

绝大部分安全漏洞与缺陷都与操作系统相关,因此远程操作系统探测是系统管理员关心的一个问题。

远程操作系统探测不是一个新问题。近年来,TCP/IP实现提供了主机操作系统信息服务。FTP,TELNET,HTTP和DNS服务器就是很好的例子。然而,实际上提供的信息都是不完整的,甚至有可能是错误的。最初的扫描器,依靠检测不同操作系统对TCP/IP的不同实现来识别操作系统。由于差别的有限性,现在只能最多只能识别出10余种操作系统。

最近出现的两个扫描器,QueSO和NMAP,在指纹扫描中引入了新的技术。 QueSO第一个实现了使用分离的数据库于指纹。NMAP包含了很多的操作系统探测技术,定义了一个模板数据结构来描述指纹。由于新的指纹可以很容易地以模板的形式加入,NMAP指纹数据库是不断增长的,它能识别的操作系统也越来越多。

这种使用扫描器判断远程操作系统的技术称为(TCP/IP)栈指纹技术。

另外有一种技术称为活动探测。活动探测把TCP的实现看作一个黑盒子。通过研究TCP对探测的回应,就可以发现 TCP实现的特点。TCP/IP 栈指纹技术是活动探测的一个变种,它适用于整个TCP/IP协议的实现和操作系统。栈指纹使用好几种技术来探测TCP/IP协议栈和操作系统的细微区别。这些信息用来创建一个指纹,然后跟已知的指纹进行比较,就可以判断出当前被扫描的操作系统。

栈指纹扫描包含了相当多的技术。下面是一个不太完整的清单:

1:FIN探测

2:BOGUS标记探测

3:TCP ISN 取样

4:TCP 初始窗口

5:ACK值

6:ICMP错误信息

7:ICMP信息

8:服务类型

9:TCP选项

《python 绝技 》这本书小白能看么

可以

先来说说我试读的第一章,Python基础,作为一个Java开发人员,通过作者书本的内容,对于Python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虽然语言不同,但是从语法上,可以看到很多相似的影子。而作者通过代码实例的讲解,让我这个Python门外汉觉得Python并不难,且学习起来还挺有趣的。第二章利用Python进行渗透测试中,一下子提起了我的兴趣,作者用生动的描述和殷实的案例,讲解了如何通过Python进行密码破解、端口扫描,还将如何构建一个SSH僵尸网络,利用FTP破解感染WEB服务器等等这些秘籍全部倾囊相授。我看的那就叫一个过瘾!以至于后面的电子取证、网络流量分析、无线网络攻击、网络刺探、免杀等内容,吊足我的胃口!最后不得不佩服译者水平的高超!一本老外写的技术书籍,能通过译者的思想和领悟,让读者能产生如此强烈的认同感和好奇心!可见书本的翻译水平,貌似登峰造极了!

说实话,读完《Python绝技:运用Python成为顶级黑客》的试读章节,我内容产生了一种不安和欢喜。不安,是看到目录后,发现原来我们使用的网络和机器原来可以这样被玩,这不由让我的后背一阵发凉!不可思议的是,既然用Python脚本语言可以玩的这么大,而Python语言的语法还那么简单。不仅仅能够通过Python语言编写密码破解程序,还能通过Python编写一个端口扫描器,破解SSH密码,黑掉整个计算机群,构建一个SSH僵尸网络,让所有被控制的计算机自动执行我们想要的指令。还可以通过破解FTP用户名密码,然后间接破解WEB服务器,植入木马或者病毒,从而获得更多敏感信息。而以上两种危害极大的攻击方式,才是黑客攻击中渗透测试的开始,后面的电子取证,网络流程分析,以及无线网络攻击、网络刺探,也只是黑客们攻击的家常便饭,最后介绍的病毒免杀,让我感觉当前的电脑里,就可能存在着一个黑客,我面前的这台电脑仿佛一丝不挂的展现在黑客面前。当然,我不仅仅是看到书的内容后,才有如此的反映,而是回想起工作时发生的事件,才越发觉得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及了解网络安全的必要性。两年之前,我所在的公司就出现过Oracle数据库一夜之间,突然就没有了的事情,当时检查服务器、查日志、扫磁盘,都没有发现问题,可是数据库就是没有了,如果不是监控系统告警,可能问题会变得更严重,虽然大家都知道可能是黑客干的,但是,怎么干的,却无人知晓!还好公司有备库,只损失了一天的数据。但是,从那以后,公司便成立了安全部门,对网络安全开始格外注重。而最近一次遇见黑客,是新公司线上OA服务器磁盘被格... ...,唉,伤心的往事不想再提!所以我认为网络安全,无处不在,而且网络安全应该是每个IT技术从业人员的必备课!

虽然有诸多不安,但是还是幸好遇见《Python绝技:运用Python成为顶级黑客》这本书,让我能有幸一睹黑客的真容,原来他们牛逼的背后还有一个帮手Python!最令我兴奋不已的是《Python绝技:运用Python成为顶级黑客》将黑客工作的点点滴滴全盘托出,让我们对网络安全,计算机安全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信息安全如此重要,作为一个IT建设者来说,我们就更应该了解其中的奥秘,如果我们知道他们是如何做的,那么我们就能从这些方面入手,利用木桶理论,补齐自己的短板,巩固自己。虽然信息没有绝对的安全,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巩固自己,变得更安全。

扫描器有什么用?

描器是检测远程或本地系统安全脆弱性的软件;通过与目标主机TCP/IP端口建立连接和并请求某些服务(如TELNET、FTP等),记录目标主机的应答,搜集目标主机相关信息(如匿名用户是否可以登录等),从而发现目标主机某些内在的安全弱点。

扫描器的重要性在于把极为烦琐的安全检测,通过程序来自动完成,这不仅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而且缩短了检测时间,使问题发现更快。当然,也可以认为扫描器是一种网络安全性评估软件。一般而言,扫描器可以快速、深入地对网络或目标主机进行评估。

扫描器的分类

扫描器分为两类:单一功能扫描器和多功能扫盲器。单一功能扫描器功能简单,只能完成某些扫描任务,如扫描端口,共享资源和密码,探测某个漏洞。多功能扫描器则是功能很多,能扫描N多漏洞,探测多种项目的扫描器。

单一功能的扫描器编写简单,所以很多,如端口扫描superscan,fport

共享扫描:shed,还有探测某一漏洞的专用扫描器,如unicode扫描器……

SuperScan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端口扫描软件,它通过ping确定ip是否在线;ip域名转换;检测一定范围内计算机在线情况和端口情况;可以自己定义端口检验列表,可以保存,自带了一个木马端口列表。其他的和这个也差不多,不一一介绍了。

多功能的扫描器能扫描多种常见漏洞,还能进行端口扫描,远程口令破解等,不过这种软件开发比较麻烦,不是很多,主要有流光,s-can,x-way。这些是国内的。国外的用的也不少,主要有Namp,Nessus,ShowSecurityScanner……。

XSCAN

XSCAN扫描具有X服务器弱点的子网(或主机)。乍一看,这似乎并不太重要,毕竟其他多数扫描器都能做同样的工作。然而,XSCAN包括了一个增加的功能:如果它找到了一个脆弱的目标,它会立即加入记录。

XSCAN的其他优点还包括:可以一次扫描多台主机。这些主机可以在行命令中作为变量键入(并且你可以通过混合匹配同时指定

“流光”,目前最新的版本是5.0

流光的主要特点:

1检测pop3/ftp主机用户密码安全漏洞

2多线程检测,最多500个线程探测,线程超时设置,阻塞的线程具有自杀功能

3支持10个字典同时探测。检测设置可以作为项目保存。

4可以探测pop3,ftp,http,sql…………等windows,unix系统的各种漏洞,针对各种漏洞做了不同的破解方案,能通过漏洞轻易获得被探测的用户密码。

5兼容性好,98、nt、2000、xp都能运行,是杀人月货必备工具。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