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测试培训价格_渗透培训白盒测试

hacker|
211

渗透测试的渗透测试分类

实际上渗透测试并没有严格的分类方式,即使在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中,也包含了渗透测试的环节,但根据实际应用,普遍认同的几种分类方法如下: 1、黑箱测试

黑箱测试又被称为所谓的“Zero-Knowledge Testing”,渗透者完全处于对系统一无所知的状态,通常这类型测试,最初的信息获取来自于DNS、Web、Email及各种公开对外的服务器。

2、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与黑箱测试恰恰相反,测试者可以通过正常渠道向被测单位取得各种资料,包括网络拓扑、员工资料甚至网站或其它程序的代码片断,也能够与单位的其它员工(销售、程序员、管理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这类测试的目的是模拟企业内部雇员的越权操作。

3、隐秘测试

隐秘测试是对被测单位而言的,通常情况下,接受渗透测试的单位网络管理部门会收到通知:在某些时段进行测试。因此能够监测网络中出现的变化。但隐秘测试则被测单位也仅有极少数人知晓测试的存在,因此能够有效地检验单位中的信息安全事件监控、响应、恢复做得是否到位。 1、主机操作系统渗透

对Windows、Solaris、AIX、Linux、SCO、SGI等操作系统本身进行渗透测试。

2、数据库系统渗透

对MS-SQL、Oracle、MySQL、Informix、Sybase、DB2、Access等数据库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测试。

3、应用系统渗透

对渗透目标提供的各种应用,如ASP、CGI、JSP、PHP等组成的WWW应用进行渗透测试。

4、网络设备渗透

对各种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网络设备进行渗透测试。

黑盒、白盒和灰盒测试的基本概念?

黑盒、白盒和灰盒测试的基本概念

1.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也称功能测试或数据驱动测试,它是在已知产品所应具有的功能,通过测试来检测每个功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在测试时,把程序看作一个不能打开的黑盆子,在完全不考虑程序内部结构和内部特性的情况下,测试者在程序接口进行测试,它只检查程序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程序是否能适当地接收输入数锯而产生正确的输出信息,并且保持外部信息(如数据库或文件)的完整性。

 

黑盒测试方法主要有等价类划分、边值分析、因—果图、错误推测等,主要用于软件确认测试。“黑盒”法着眼于程序外部结构、不考虑内部逻辑结构、针对软件界面和软件功能进行测试。“黑盒”法是穷举输入测试,只有把所有可能的输入都作为测试情况使用,才能以这种方法查出程序中所有的错误。实际上测试情况有无穷多个,人们不仅要测试所有合法的输入,而且还要对那些不合法但是可能的输入进行测试。

 

2.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也称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它是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可通过测试来检测产品内部动作是否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进行,按照程序内部的结构测试程序,检验程序中的每条通路是否都有能按预定要求正确工作,而不顾它的功能,白盒测试的主要方法有逻辑驱动、基路测试等,主要用于软件验证。

“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贯穿程序的独立路径数是天文数字。但即使每条路径都测试了仍然可能有错误。第一,穷举路径测试决不能查出程序违反了设计规范,即程序本身是个错误的程序。第二,穷举路径测试不可能查出程序中因遗漏路径而出错。第三,穷举路径测试可能发现不了一些与数据相关的错误。

3. 灰盒测试

灰盒测试,确实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可以这样理解,灰盒测试关注输出对于输入的正确性,同时也关注内部表现,但这种关注不象白盒那样详细、完整,只是通过一些表征性的现象、事件、标志来判断内部的运行状态,有时候输出是正确的,但内部其实已经错误了,这种情况非常多,如果每次都通过白盒测试来操作,效率会很低,因此需要采取这样的一种灰盒的方法。

 

灰盒测试结合了白盒测试盒黑盒测试的要素。它考虑了用户端、特定的系统知识和操作环境。它在系统组件的协同性环境中评价应用软件的设计。

 

灰盒测试由方法和工具组成,这些方法和工具取材于应用程序的内部知识盒与之交互的环境,能够用于黑盒测试以增强测试效率、错误发现和错误分析的效率。

 

灰盒测试涉及输入和输出,但使用关于代码和程序操作等通常在测试人员视野之外的信息设计测试。

渗透测试有哪些

渗透测试分为两种基本类型,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

1、白盒测试

也被称为白帽测试,是指渗透测试者在拥有客户组织所有知识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测试。

使用白盒测试,需要和客户组织一起工作,来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

白盒测试的最大好处是测试者将拥有所有的内部知识,并可以在不需要害怕被阻断的情况下任意地实施破坏。

而白盒测试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有效地测试客户组织的应急响应程序,也无法判断出他们的安全防护计划对检测特定攻击的效率。

白盒测试适用于时间比较紧急,或是特定的渗透测试环境,如情报收集并不在范围之内的测试场景。

2、黑盒测试

模拟一个对客户组织一无所知的攻击者所进行的渗透攻击。

经过授权的黑盒测试是设计成为模拟攻击者的入侵行为,并在不了解客户组织大部分信息和知识的情况下实施的。

黑盒测试可以用来测试内部安全团队检测和应对一次攻击的能力。

黑盒测试比较费时,同时对技术要求比较高。在安全业界的渗透测试眼中,黑盒测试能更逼真地模拟了一次真正的攻击过程。

黑盒测试依靠测试人员的能力探测获取目标系统的信息,作为一次黑盒测试的渗透测试者,通常不需要找出目标系统的所有安全漏洞,而只需要尝试找出并利用可以获取目标系统访问权代价最小的攻击路径,并保证不被检测到。

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的区别

1黑盒测试

黑盒,顾名思义,就是把所有东西装到一个盒子里,看不到内部逻辑,只能通过外部的可见的功能模块,对软件进行测试。

比如说一个网站的登陆功能,你不知道它的内部逻辑是怎样的,只能通过网页的注册输入文本框和注册按钮,来测试注册这个功能是否正常。一般黑盒测试也叫数据驱动测试或者功能测试(通过输入数据来确定功能是否完整是否正常),一般它所关注的点如下:

1、是否有不正确或遗漏的功能?

2、在接口上,输入是否能正确的接受?能否输出正确的结果?

3、是否有数据结构错误或外部信息(例如数据文件)访问错误?

4、性能上是否能够满足要求?

5、是否有初始化或终止性错误?

2白盒测试白盒测试是对软件的过程性细节做细致的检查。这种方法是把测试对象看做一个打开的盒子,它允许测试人员利用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或选择测试用例,对程序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通过在不同点检查程序状态,确定实际状态是否与预期的状态一致。因此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驱动测试。(一般的接口测试也可以理解为白盒测试,你自己清楚的知道各个业务流的逻辑走向,可以有效的制定一些测试用例,不需要盲目的通过功能点去做各项测试)

白盒测试主要是想对程序模块进行如下检查:

1、对程序模块的所有独立的执行路径至少测试一遍。

2、对所有的逻辑判定,取“真"与取“假”的两种情况都能至少测一遍。

3、在循环的边界和运行的界限内执行循环体。

4、测试内部数据结构的有效性,等等。

灰盒测试

灰盒测试,是介于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之间的,可以这样理解,灰盒测试关注输出对于输入的正确性,同时也关注内部表现,但这种关注不象白盒那样详细、完整,只是通过一些表征性的现象、事件、标志来判断内部的运行状态,有时候输出是正确的,但内部其实已经错误了,这种情况非常多,如果每次都通过白盒测试来操作,效率会很低,因此需要采取这样的一种灰盒的方法

但是实际上灰盒测试用到的领域挺少的,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

更多软件测试基础知识分享一个免费学习链接:

下期软件测试大师订阅号预告:

每周推荐一部好电影,敬请期待。

一个完整的渗透测试流程,分为那几块,每一块有哪些内容

包含以下几个流程:

信息收集

第一步做的就是信息收集,根据网站URL可以查出一系列关于该网站的信息。通过URL我们可以查到该网站的IP、该网站操作系统、脚本语言、在该服务器上是否还有其他网站等等一些列的信息。

漏洞探测

当我们收集到了足够多的信息之后,我们就要开始对网站进行漏洞探测了。探测网站是否存在一些常见的Web漏洞,比如:SQL注入 。

漏洞利用

探测到了该网站存在漏洞之后,就要对该漏洞进行利用了。不同的漏洞有不同的利用工具,很多时候,通过一个漏洞我们很难拿到网站的webshell,我们往往需要结合几个漏洞来拿webshell。

内网渗透

当我们能跟内网主机进行通信后,我们就要开始进行内网渗透了。可以先使用nmap对内网主机进行扫描,探测在线的主机,并且探测其使用的操作系统、开放的端口等信息。

内网中也有可能存在供内网使用的内网服务器,可以进一步渗透拿下其权限。

痕迹清除

达到了目的之后,有时候只是为了黑入网站挂黑页,炫耀一下;或者在网站留下一个后门,作为肉鸡,没事的时候上去溜达溜达;亦或者挂入挖矿木马。

撰写渗透测试保告

在完成了渗透测试之后,就需要对这次渗透测试撰写渗透测试报告了。明确的写出哪里存在漏洞,以及漏洞修补的方法。以便于网站管理员根据我们的渗透测试报告修补这些漏洞和风险,防止被黑客攻击。

0条大神的评论

发表评论